大数据时代的民主

大数据(big data)是近年的热门词汇。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,人们在网络上大量搜寻、阅读、消费、与交谈,而这些网上行为被记录下来后,形非常庞大的数据库,可以从中探寻人们的习惯和喜好——这就大数据。大数据对许多领域都产生影响,其中一个就是「政治」。不少人担心,大数据的搜集与使用,长期来说很可能损害民主。


各种担心当中,最常见的,就是认为大数据会让「权力」从政府转移到科技公司。人们的网上行为大多是透过各种电商平台和社群媒体来进行,因此数据基本上就储存在这些科技公司的服务器里,尤其是几家规模庞大的科技企业,比如 Facebook、Google、微信、微博…等,拥有人们几乎每个方面的数据。过去,政府知道我们的身高、体重、住家、收入、存款…等;如今,这些资料也躺在科技公司的数据库里。

也许科技公司收集到的资料不如政府的直接(例如确实的收入数字),但通常可以透过数据分析的手段「猜测」出来(例如分析消费型态或水平)。如果过去政府的权力展现在可以掌握你相关信息,甚至在必要的时候找到你,那么科技公司现在也能展现相同的权力,而且速度可能更快。虽然很多时候,科技公司收集到的数据是匿名的,但根据近期研究,拼凑同一个匿名的不同资料(地点、购物、搜寻…等),几乎可以百分之百标定出数据的「主人」。

就此,有些人主张,大数据应该「收归国有」,只有政府可以管理和使用。不过,这样不见得就对民主无害。民主的核心目标之一,是对于权力的警惕与制衡。固然溢出政府之外的权力难以受到民主制衡,但权力大增的政府也可能让民主失去用武之地。在这一点上,我们必须讨论一个经常和大数据并肩出现的词汇——算法(algorithm)。


算法可以影响人们的选择,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。藉由提供特定信息,或者以特定方式呈现信息,算法塑造了所谓的后真相(post-truth)时代——真相不再唯一,而是复数。这意味着,拥有大数据的政府,有能力借助算法,将舆论导向特定方向,并进一步操控人们的信任。各国政府都清楚这点、甚至深谙此道,唯一差别是:有的政府「直接了当」的操弄与管控,搞得民怨四起却敢怒不敢言;有的则透过非政府的个人或组织进行,让人们以为那是自由言论市场的自然结果,政府并未介入。何者比较危险?显然,没有直接了当的回答。

不过,大数据也可能造成相反的效果:政府没有操纵人民,而是人民操纵政府。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奇怪,毕竟,民主不就是「以人民为主人」,政府应该听命人民意志而施政和行事吗? 确实,这是民主的理想,但也正是因为如此,大数据反而会让民主的缺点暴露出来。

一般来说,人民的意志主要靠投票展现,而在投票之前的竞选活动与民意调查,可以说是一种「转圜的余地」:人民的喜好有机会也有可能改变。相反地,大数据时代,政府经常透过「网络舆情中心」之类的机构,来监看和了解人民喜欢或讨厌哪个政策或人物。换句话说,人民的「选贤与能」并非只发生在投票的瞬间,而是发生在许许多多购买或租借某样产品、按赞或转贴某个新闻的每个时刻。


众所周知,大众的投票行为其实不理性居多(例如,光是用候选人长相就能预测当选与否)。如果就连有转圜余地的传统投票都很难发挥深思熟虑的理性,那么我们在网络上的各种微小行为,大概都和理性沾不上边——情绪性点击(emotional click)才是大宗。可以想见,如果政府透过大数据来「投民所好」,无论再怎么民主,结果都可能非常糟糕。很不幸地,这正是近年来的民主趋势:民粹主义(populism)崛起。

大数据时代,权力在何处(政府或企业?)或者权力如何用(操弄或顺从?),虽然都是重要问题,却不是核心。真的问题在于,无论是何者,大数据「聚合并突显群体喜好」的技术特质,都会导致一个民主自古以来就为人所诟病的问题:多数暴政(tyranny of the majority)。无论制造民意,或顺从主流民意,政府或企业都能因为这些「多数」而找到施政和行动的正当性。这才是大数据时代下,民主最令人担心的一面。

*本文(不含图片)原刊登于《周刊编集》(台湾)第 34 期,2020.05.10

#喜欢这篇文章吗?欢迎关注我的微博豆瓣微信,也可订阅 RSS 😉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