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他者到自身:《人造之爱》的探问、解析、与隐喻

人类能和机器人建立情感吗?机器人是「活」的吗?它们能够抚慰人心吗?当机器人科技日渐成熟,进入社会、甚至走进家户,我们应该如何与机器人相处?这些是纪录片《人造之爱》(Mechanical Love, 2007)试图探究并回答的问题。


全片主要沿着两条轴线展开,一条是知名日本机器人学家石黑浩(Hiroshi Ishiguro)的仿真机器人和石黑浩的家人,另一条则是机器海豹 PARO 和欧洲老人院的居民们。这两条轴线,分别对前述问题给出既肯定又否定的答案。

与石黑浩机器人对话后,石黑浩的妻子表示可以与机器人共同生活,但女儿却坚决想要她的「真爸爸」。德国的科纳太太每天开心抱着她的 PARO 出入,但其他人却对此颇有微词,甚至觉得她「怪怪的」。这种暧昧不明——甚至有点矛盾——的回答,究竟从何而来?

《人造之爱》打开了观众的好奇心,但把具体的答案留在影片之外。人机互动的研究,似乎能给出部份解答。只要机器人——严格来说,「机器」就够了——能够对人类一定数量的行为产生反应,即使那个反应非常简单、甚至完全不涉及「理解」或「分析」人类意图,人类也会倾向于认为这种机器人是活的、是个有着自主性(autonomy)的他者。

这足以解释为何科纳太太就像爱护宠物那般对待 PARO,但其他人则显得兴趣缺缺、甚至不耐(尤其是片中团体练唱的桥段)。科纳太太抱着 PARO、对它讲话,而 PARO 会对科纳太太的声音和抚摸做出回应——这是没有接触 PARO 的看护或其他长者无法获得的经验。不只科纳太太如此,片中好几个与 PARO 互动的长者,都对 PARO 亲切有加。


在 PARO 的例子中,如何给出回应才是重点,仿真反而不太重要。PARO 的设计者在片中提到,之所以不做机器猫而做海豹,是因为人类对于猫的行为普遍熟悉,反而很容易注意到机器猫的「不自然」;相反地,多数人不清楚海豹的日常行为,所以即使 PARO 的某些行为其实是「无中生有」,依然能够促使人类与其建立关系。

但是,我们可以追问,如果在技术上,机器猫能够完全模仿真猫的行为,问题是否就解决了?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。知名机器狗 AIBO 的创造者说,如果机器猫如同真猫一样对人类爱理不理,使用者反而会抱怨机器猫不听话。换句话说,人类需要的是能够给出「正面回应」的机器宠物,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,仿真才有帮助——也难怪 AIBO 会大卖,「饲主」甚至会替坏掉的 AIBO 举办丧礼

然而,「经由互动产生情感」的解释,很难用在石黑浩机器人的例子上。妻子和女儿都和石黑浩机器人对话了,但两人产生截然相反的态度。为何如此?在我看来,这其实涉及了「何为人类」这个攸关自我了解的大哉问。石黑浩认为,只要机器人的外表和动作像人,即使它没有我们认为的心灵,人们仍可能相信它是真人。

因此,我们在《人造之爱》中可以看到,石黑浩非常在意机器人脸部的细微动作,除了力求与人类互动时反应得宜,更让机器人即使只是待在一旁、不需给人类回应时,仍然会轻挑眉毛、转动眼球、稍微摆头。这是石黑浩机器人栩栩如生的关键。然而,这种栩栩如生只对妻子生效,对女儿反而造成类似恐怖谷的感受。究其原因,很可能在于妻子和女儿与真人石黑浩的互动时间与模式。


《人造之爱》中,石黑浩不只一次自承他的日常活动非常固定,妻子也说相当熟悉他的行为,两人似乎颇行礼如仪(甚至有点无聊)的过着日子。这表示,对于妻子来说,石黑浩会说什么话、做什么反应,是可预测的。这种情形,是许多结缡已久的夫妻都会有的感受,石黑浩夫妻也不例外。但这种可预测性,对于女儿来说却没有

一方面,女儿与石黑浩的相处时间显然少于她的母亲,另一方面,石黑浩在片中说他和女儿的相处主要是「玩」。不难想像,要「玩」得起来,预想之外的回答和动作是避免无聊的最佳方案。换句话说,在女儿眼中,石黑浩从来不是有着固定反应的互动对象。因此,机器人石黑浩和真人石黑浩的落差,就妻子而言并不明显,或至少在可接受的范围内,但对于女儿来讲却是天差地别,以至于产生抗拒心理。

在此不是要说,夫妻相处应该多些变化,而是要说,石黑浩的机器人确实挑战了我们对于人类的设想。试想,如果女儿长大了,脱离那个以玩为主的年纪,也越来越熟悉石黑浩的行动和说话模式,她会不会也愿意接受与机器人父亲共同生活?或者,反过来说,假设最新版石黑浩机器人能够行动自如、几乎完全模仿真人石黑浩的行为,而女儿从小就跟它相处,她会不会根本就不会发现一直照顾和陪伴她的是个假人?

如果真的如此,那么人类赖以为人的「心灵」或许并非必备,能够判断一个人是否为人的,只有他/它对周遭的回应,以及他/它如何与我们互动。这并非信口开河,事实上,已经有越来越多研究发现,人类行为的可预测性极高——或许,我们根本从未拥有过堪称自由的心灵。


这个大哉问,并不是《人造之爱》的主题,却是隐藏在背后的论题。这或许也是片中总是隐约的透露着张力或诡异感的原因。白色柔软的 PARO 海豹表皮,下面却是一具全黑的机器骨架和马达;外表近乎真人的石黑浩机器人,却在关掉开关以后依然睁着眼,但向后瘫痪在座椅上。

我们很难想像生命的真相竟是如此,更不希望自己不过是另一个OOO机器人。石黑浩说,他看着自己的仿真机器人,仿佛就像在照镜子,唯一不同是,照镜子时他可以移开双眼,但他的机器人却一直在那里。他未曾盯着镜子一、两个小时,但经常看着他的机器人让他发现从未认识的自己。

《人造之爱》发行至今已逾 10 年,但它的探究与追问却未曾停歇——机器人正是人类的镜子,逼着我们不得不重新观察和检视身为人类的意义和本质。

*本文(不含图片)原刊登于纪录片订阅平台 Giloo 影音紀實

#喜欢这篇文章吗?欢迎关注我的微博豆瓣微信,也可订阅 RSS 😉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