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外之音才是难以忽视的真相:简评《监视资本主义:智能陷阱》

近几个月全球最红的纪录片,很可能是 Netflix 的《监视资本主义:智能陷阱》(The Social Dilemma,台译《智能社会:进退两难》)。正如标题所示,此片瞄准社群平台(Facebook, Twitter, Instagram 等)以及背后的大公司,指出它们如何透过各种设计(包括算法)来让用户上瘾,不只在个人层面把隐私拿去兜售,更在社会层面让民主陷入危机。这部片汇集(或者说,整理)过去五年间各界对于社群平台的批评和反省,但这其实也意味着:它没有讲什么新东西。在这样了无新意的情况下,还能引起热潮和讨论,反而映照出我们一直以来的几个思考盲点。


首先,我们可以问:为什么一谈到社群平台的「操弄」,我们就觉得很可怕甚至十恶不赦?在我看来,我们之所以畏惧或反对操弄,是因为一个深埋脑海的既定观念:人生而自由——人类可以自由做决定。这也是十八世纪启蒙时代以来支撑现代社会的根本假设。问题是,这样的人类真的存在吗?不管是行为经济学,还是脑神经科学,都在逐步否定——即使还没完全否定——这种人类形象。手握热茶杯,待人接物就会比较温暖;读过关于老人的文章,走路就会不自觉变慢。人类太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,而且多数时候我们并不自知。

影片提到,设计师使用「强化」的技巧来制作「用滑的」动态墙,让用户着迷到放不下手机。这个「强化」的原理,是心理学家 B. F. Skinner 发现的——他利用鸽子做了大量实验。如果社群媒体让人上瘾,那么这件事的启示很可能不是设计师有多邪恶,而是人类根本没有比鸽子高明多少一直抱怨社群平台利用「人性弱点」其实效果不大,关键在于如果这些弱点根深蒂固,而且人类从未自由过,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要思考如何「正面利用」它?为什么我们不用相同的技巧,来让学生着迷于阅读、音乐、运动、或者艺术?

再来,我们可以问:为什么大家对于社群平台的运作原理这么惊讶?社群平台会收集使用者的喜好,以此为依据来调整或提供信息与广告,因此我们比较像产品而非顾客,这件事早已是老生常谈、甚至陈词滥调,但多数人仍然不知道,尤其是大量使用社群平台的青少年。这意味着,我们需要有针对「科技素养」的教育,但这种教育不是科普——科技素养要让学生了解的,不是手中科技运作的「原理」,而是设计的「逻辑」


学生不需要知道手机里面的半导体组件、程序语言、或者薄膜技术,但要知道操作的各种机制是什么、还有开发和经营的经费哪来。熟悉手中科技的设计逻辑,我们才能真正「使用」科技,才不会不知道可以关掉个性化广告、可以关闭位置追踪,或者连从哪里关都找不到。一旦知道社群平台只是重复喂养我们的喜好,我们就会知道「按赞」是在告诉算法「多给我一点」,那么为了维持信息健康,我们自然会更小心、甚至按反对意见「赞」。

最后,应该问:为什么我们这么担心社群平台正在摧毁民主?片中批评,社群平台正在制造「极化」(polarization),让抱持不同价值观的人群针锋相对、无法沟通。问题是,沟通是可能的吗?很多时候并非如此——只要想想你/妳是否成功说服你/妳的父母。换句话说,我们担心社群平台摧毁民主,是因为我们一向以为民主的核心是沟通、妥协、相互理解、达成共识,然而实际上,这可能是个误解,民主并非我们所想


如同脸书总部的反对文(解释文)所言,极化现象早已存在许久,社群平台是非战之罪。根据政治理论家 Chantal Mouffe,政治的核心其实是对抗,而不是共识。简单来说,如果我们希望成为一个群体(我群),不可能没有边界,因此总是有「他群」存在——必定有人不同意我们,也必定有人被排除。换句话说,极化全然无法避免,社群平台只是让这种长期被我们忽视的政治核心暴露出来罢了。因此,民主不在于寻找共识,而在于鼓励和制度化非暴力的对抗。就此而言,显然问题不在社群平台加强极化,而在于我们需要重新理解和安排民主,才能安置早已无法回头的网络文化。

我不会说《监视资本主义:智能陷阱》不值得一看,毕竟对于许多人来说,这可能是第一次明白社群平台是怎么运作的。但我们确实应该深思,甚至反省,我们的不安与愤怒从何而来,究竟是这些社群平台的大公司太过邪恶,还是这些社群平台正在挑战我们习以为常的假设?很多人说看完这部电影感到绝望,但或许,希望的破灭,才是发现真正问题的开始。

*本文(不含图片)原刊登于《周刊编集》(台湾)第 34 期,2020.05.10

#喜欢这篇文章吗?欢迎关注我的微博豆瓣微信,也可订阅 RSS 😉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