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类会被机器取代吗?先问问什么是人类吧!
人类对于科技发展经常有两种担心,一是「去技能化」(deskilling),二是「取而代之」(replacement)。上次专栏讨论了前者,这次我们来谈谈后者。
所谓「取而代之」,与去技能化紧密相关,指的是当科技能够做越来越多人类会做与能做的事,某些能力甚至超越人类,人类就会被科技从原来的位子赶下来。这种「位子」,有两个层次:小范围可指人际关系中的角色,或者工作领域中的职位,大范围则指人类身为万物之灵的地位。
担心科技在人际关系中取代人类,最常见的例子是性爱机器人(sexbot)。一派论者认为,性爱机器人可以提供身障者或情感交流困难者「性」与「爱」两方面的基本权利,但有更多的反对者忧心,性爱机器人的发展实际上正在鼓励和创造人类与机器的不正常关系——如果机器人能够满足人类各种欲望与需求,那么我们将失去与其他人类交往的必要(见我对性爱机器人的讨论)。
这种担心并非不能理解,但可能过于放大,原因是:人际关系的珍贵与有趣之处,主要在于它的「不可预测」。人际交往——尤其是谈恋爱——多数时候都像打乒乓球那般你来我往,我们很难确定或知道对方的回击/应如何。如果对方的球路全然可预测,一开始我们可能会感到满足,但时间一久,无聊感将逐渐浮现。性爱机器人大多是这种可以预测球路的对手,或者,更准确地说,它们本来就设计来让人类在人际乒乓球中获胜。
机器在工作领域取代人类,是从 19 世纪就已经存在的焦虑。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代表——纺织机——造成许多手工工人失业,这些工人因为愤怒所以经常捣毁工厂里的纺织机,被称为「卢德主义者」(Luddites)。如今这个词用于泛称反对科技发展的运动与抗议人士。卢德主义的问题,在于忽视整体图像:个别工作职位可能被机器取代,但就过往的历史来看,科技发展通常带来更多的工作,而非更少。换句话说,整体的工作职缺其实变多了,问题是人们是否愿意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。
畅销作家马丁.福特(Martin Ford)曾在《机器人时代》一书中预言,卢德主义过去或许是错的,但现在很可能成真,原因在于:当「动手」为主的蓝领工作被机器取代,人类可以往需要「动脑」的白领工作移动,正如过去一百年来发生的那样,但AI(人工智慧)的发展正在追赶、甚至超越人类的动脑能力。换句话说,人类全体失业在即,因为人类的最后防线——智慧——即将被 AI 科技击溃。
这个论点,正好将我们导向最大范围的取代焦虑。如果机器变得跟人类一样聪明,甚至比人类更聪明,人类还能号称万物之灵吗?我们是否会被赶下食物链的金字塔顶端?依稀记得,AlphaGo 打败人类最强棋手李世乭的那天,许多人开始哀号人类地位已经不保。事实上,从目前的 AI 发展来看,这种担忧实属多虑。
AI 可以分为两种,一种是「窄」的(narrow),另一种则是「普」的(general)。窄的人工智慧只做一件事情,而且做得很好,比如说人脸辨识,而普的人工智慧则像人类,可以做许多事情,即使都不太专精。显然,AlphaGo 属于前者。当李世乭败阵下来,转头拿起杯子喝一口水,这个简单得不得了的人类动作,AlphaGo 即使有个机器身体也做不到。
更重要的是,我们应该问,人工智慧赢在何处?答案是:有明确规则的竞赛,比如下棋和算术。明确的规则,意味着理性的推理。试问,在这种「一板一眼」的规则竞技上,人类怎么可能赢过机器?我们之所以担心被机器超越,正是因为我们把人类定义为「理性的动物」。我们把人类最像机器的部份拿来和机器比较,甚至常常要求人类就该理性——像一台依循规则做出判断的机器。
不可预测、不按牌理出牌、不理性,才是人类的天性。在崇尚理性的现代社会,这些经常被视为人类的缺陷。事实上,这反而是人类的独特之处,让人类难以被取代。我要说,科技发展并未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地位,而是人类看待自身的方式。
*本文(不含图片)原刊登于《周刊编集》(台湾)第 30 期,2020.01.10